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,為了保證安全,運鈔車只能在白天運輸,同時,廢鈔銷毀地點也不能在城區里。記者跟隨運鈔車從天津的高速上下來,開車的司機說,這條小路已經走了十幾年,兩邊是農田,知道的人很少。經過半個多小時車程,記者來到位于河北保定的一個殘幣銷毀地點。這個銷毀地點并不起眼,看上去與普通的工廠一樣。常見的銀行運鈔車,門都是從后面打開的,而運輸殘幣的押送車的車門是從兩邊打開的,里面裝的不是鈔票專用的鐵皮箱,而是8個巨型麻袋。從外面可以隱約看到麻袋里裝的東西顏色并不相同,有粉色的、有綠色的。粉色的是100元的殘幣,綠色的是50元的殘幣。殘幣被處理成小圓柱體,重量大概100多克,原先的面值大約17000多元。雖然運鈔車的裝載量最大可以達到8噸,但是每次運輸的量一般不會太大。記者跟隨的這輛車總共運輸了4噸殘幣,折合上億元。
殘幣廢料在糙渣處理的車間進行最后處理,經過脫墨、解濕強等程序,然后變成紙漿纖維,用于后段的造紙生產。在銷毀車間,記者看到,一臺三米多高、十幾米長的大型機器正在運轉。機器的一端是進料口,工人把一袋一袋的人民幣廢料倒進了這個大槽子里進行攪拌,通過容器內置的銷毀刀將殘幣進行攪拌。紙幣變成紙漿需要經過脫墨處理,所謂脫墨就是要清除殘幣上的圖案和文字,而鈔票的脫墨比一般廢紙更難,因為鈔票的濕強很高。
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,脫墨的環節終于完成,殘幣脫去了顏色變成了白色的紙片。之后再經過解離等幾道程序后,紙片中的纖維被分離出來,殘幣就變成了白色紙漿。工作人員說,每年銷毀各種券別的廢料加在一起大概6000噸左右,折合成人民幣大概要幾千個億元。由于人民幣的原料主要是棉花,所以這些殘幣在經過處理變成紙漿后,它的吸水性和柔韌性更強,更適合于生活用紙。去年APEC會議上曾用過的一種會議紙就用是人民幣殘幣制作出來的。
在殘幣循環再生產的過程中,除了能制成再生紙,也會產生一些“垃圾”,也就是廢泥。這些污泥被用來養蚯蚓,蚯蚓可用做釣魚的餌料。由于殘幣污泥里面沒有太多的有害物質,它的主要成分是細小纖維等有機物,所以它含有豐富的有機質,而蚯蚓恰恰喜歡吃這種有機質,所以這些污泥就成為了飼養蚯蚓的主要原料。
股票代碼:833300
服務熱線:4001856699
每年數千億破損人民幣都去哪兒了:制再生紙 廢泥養蚯蚓
上一個 :
上海:環保再生紙走俏全市卻無生產廠
下一個 :
舊報紙也是寶巧變再生紙
上一個 :
上海:環保再生紙走俏全市卻無生產廠
下一個 :
舊報紙也是寶巧變再生紙

版權所有: 福建利樹股份有限公司
閩ICP備15017682號-1 ? Powered by Saa
企業地址:建甌市中國筍竹城D區
郵政編碼:353100
電話號碼:4001856699
銷售電話:13960665800 0599-3699909
電子信箱:fjlsgfyxgs@163.com
歡迎咨詢留言,我們將盡快回復您
客戶留言
描述: